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息公开 > 分类导航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木里县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


来源:县政府办 时间:2017年02月16日 点击率:打印】【关闭】 【内容纠错

木里县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木里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也是木里面临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机遇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州治藏兴藏方略,准确把握适应新常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县域优势,保持团结协作、实干攻坚的作风,奋力谱写木里长足发展长治久安新篇章。

  按照县委十四次党代会统一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州委七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交通活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五大发展战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木里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木里打造成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线重要旅游集散地,高原农特产品重要供应基地、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奋力推进木里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适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州,达到年均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年均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978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28元,年均增长14%。

  围绕上述目标,新一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是:

  一、坚定不移抓脱贫攻坚,全面实现脱贫奔康新目标

  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牢牢锁定脱贫攻坚五个核心目标,用4年时间集中攻坚、1年时间巩固提升,确保97个贫困村、2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锁定吃穿不愁保障目标。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面落实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八条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计划”,健全扶贫小额贷款信贷风险基金制度,推广“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等农业产业金融服务模式,用好用活产业扶持基金,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做大做强“1+X”产业,大力发展核桃花椒、野生食用菌等种植和藏香猪、藏香鸡等养殖,通过发展种养殖业、输出农特产品,带动贫困家庭建立稳定的个性化收入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脱贫不返贫。抓住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电商“两个环节”,建立“村集体+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通过入股、分红获得更多稳定收入。健全“三位一体”劳务开发体系,加强劳务培训输出精准度,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按照“两线合一”标准,扎实做好低保兜底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锁定基础设施保障目标。保持“建房不停”态势,按照“五新一体”要求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建设,结合年度脱贫计划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推广轻钢结构建房模式,严格建房标准和住房质量,强化功能区分、提升居住质量,真正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原则,实施古村落保护性开发,保留古色古香、积淀历史文化。保持“修路不止”态势,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确保97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全覆盖。同步推进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根本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锁定义务教育保障目标。落实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办好“一村一幼”“一乡一园”,抓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好贫困助学政策,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绝不让贫困家庭子女因贫辍学失学,做到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锁定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紧紧扭住因病致贫返贫的突出矛盾,开展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新农合、大病保险等医疗扶持政策,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严格落实贫困群众县内入院就医自费部分不超过10%的标准,尽量做到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少支付、零支付,坚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坚持打防结合、堵治并举,扎实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坚决打赢禁毒防艾人民战争。

  锁定移风易俗保障目标。巩固开展“四个好”家庭达标创建,创建“四个好”家庭2.86万户。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参与“三建四改五洗”,主动摒弃陈规陋习。精心办好农民夜校,扩大贫困群众培训覆盖面。建成113个村级文化室,以“文化惠民”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坚定不移抓经济发展,奋力开创长足发展新局面

  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加快建设富强木里,推进旅游全域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同步发展。

  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突出木里特色旅游优势,把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全方位规划、全产业打造,将特色自然资源和地方民俗文化相融合,走木里特色旅游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打造世界级的“木里洛克九百里生态旅游线路”品牌,为构建香格里拉“黄金走廊”旅游经济带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木里支撑。狠抓全域旅游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木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各类要素全面利用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统筹考虑城乡规划、设施布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的旅游体验。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和自主开发“两条腿”走路,加强与天友集团、凉山传媒等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完成“寸冬海子-康坞大寺”、小金河水上旅游观光、藏族文化传承中心和以俄亚大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等景区景点打造,加快建设瓦厂、俄亚、屋脚、东朗等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区,东朗、唐央、博窝、水洛等高原生态旅游区,麦地龙、卡拉、项脚等库区观光旅游区,县城、瓦厂、茶布朗、麦地龙等集镇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区。打通景区“断头路”,实现景区景点互联互通。抓好旅游服务区、自驾游营地、星级旅游驿站、观景摄影点、应急救援、旅游标识标牌、综合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景区功能。狠抓旅游富民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脱贫攻坚,大力发展以“藏家乐”“牧家乐”“生态农业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打造以东朗黑土陶、博窝藏毯、藏式木艺等为主的民族工艺品和以核桃、皱皮柑、羊肚菌、藏香猪肉、牦牛肉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鼓励农牧民群众在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规范有序销售农副产品。加大旅游产业链条从业人员交流培训,提高住宿、餐饮、导游等服务水平,大力宣传打造木里大寺燃灯节、寸冬海子帐篷节等民族宗教节庆活动,形成一批更加特色化、更具吸引力、更有带动性的旅游富民产业。狠抓旅游创新创业带动。引导和支持旅游创新创业,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化水平,推动旅游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旅游服务新业态。力争到2020年,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

  深入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在抓好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把木里建成集特色果蔬产品、林下产品、畜牧产品等为一体的重要高原农牧产品供应基地。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发展核桃花椒、野生食用菌等为主的“1+X”产业,完成70万亩核桃花椒产业基地建设,实施“四个万亩”工程,着力打造凉山西部最大的高原核桃生产基地、川西北高原地区最大的皱皮柑产业基地和康巴藏区野生食用菌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以牦牛、半细毛羊、山羊、藏香猪、藏香鸡为主的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成立农投公司,创新农业产业投入机制,坚持引进和培育发展本土龙头企业“两步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推广“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经营组织。抓好产业链延伸。支持不同环节上的农业经营主体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和销售连接起来,推动休闲观光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培育一批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示范户。抓好特色品牌建设。按照“多产一品、做大做强”的思路,对农林产品、中药材产品、畜牧产品、野生菌类产品等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按照“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统一上市”的原则,由龙头企业依托电商和实体市场推介销售,争取在州内外市场上树立木里形象,建成木里专柜,培育1至2个在全国有影响力、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农牧特色品牌。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贴国家产业导向,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在木里构建集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在建的10座水电站建设,尽早投产运营。强化服务,保障已核准的6座水电站尽早落地开建。对正在核准的12座水电站,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上下工夫,确保电站尽早开工。依托木里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大力实施光伏和风能开发,加快“一江三河”流域光水牧互补项目、卡拉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延伸水电开发产业链条,形成水电产业与风能、光伏产业同步建设、同步上网、同步增效的优势资源开发格局。加快容大矿业有限公司上市,培育3户以上上市公司。

  三、坚定不移抓民生改善,持续增进各族群众新福祉

  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幸福木里,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达70%以上。

  扎实推进交通活县战略。投入34亿元以上,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打破交通瓶颈,建成“X型三纵两横加水运”交通主骨架,形成对内畅通、对外通达的交通网络。全面打通主线。建成国道227线、省道463线亚三公路、省道469线王顺友马班邮路,完成国省干线建设474.3公里,加快建设省道220线,构建木里与“一省、四市州、九县”的交通出口大通道。奋力扩充支线。围绕主线,科学推进木里河、水洛河沿河公路县内通道建设,消除交通道路“死角”,构建旅游交通大网络。科学布局细线。决胜农村公路三年大会战,建成通乡油路486.5公里、通村硬化路1446.4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加快推进通寺路、通场路等“毛细血管网”建设,解决农村公路晴通雨阻、四季不畅的问题,让农牧民发展产业有“出路”,致富增收有“门路”。

  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抓好城乡建设规划引领。突出藏区特色、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建立以总体规划为主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以规划为纲领,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一中三片”设施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藏区美丽小城,实现城镇化率大幅提升。抓好县城基础建设。对县城棚户区进行彻底改造,建成县文化图书馆和香巴拉演艺中心及娃日瓦、红科两个森林公园,完成县城风貌提升、道路黑化、管线入地、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等一批市政基础工程。抓好片区中心基础建设。完成麦地龙乡撤乡建镇工作,编制集镇建设规划,落实《瓦厂镇详细规划》《茶布朗镇详细规划》,加快3个片区中心城镇水、电、路、排污排水、垃圾处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特色藏族民俗文化风貌打造。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小河流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灌区改造、节水增效示范区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六清”“五乱”治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卫生事业。大力实施藏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基建项目建设,投入资金5.6亿元,建成26所乡镇幼儿园,新建或改扩建38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好高中部扩建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招聘、引进和交流培训力度,完善乡村教师招录机制,适度招录一批木里籍乡村教师,培养一支扎根型、本土化教师队伍,稳步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将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基层卫生基建项目标准化建设,建设达标卫生院25所,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基层医务人员,强化交流培训,稳步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整治违法生育,打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增强全民健康生育观念,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构筑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低保为主体、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养老保险体系,加大孤儿、孤老、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发展蓬勃向上的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村村通”“村村响”、乡镇有线广播电视网点等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抢救与传承,举办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完善乡镇基层文体活动设施设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四、坚定不移抓改革开放,不断激发转型发展新活力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加快建设开放木里,使木里成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市场活力充分释放的创新开放发展高地。

  全面深化创新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完善落实“三张清单”,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和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探索运用PPP融资模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产权流转交易体系,稳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和交易,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

  全面拓展开放合作。抓牢援藏纽带,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受援工作,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重点领域开放合作,建立双向互利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援藏工作格局。抢抓区域合作共赢发展机遇,深度融入“3+6”西昌经济圈,着力在打通对外交通网络、开发高原特色产品、社会联动治理等方面加强与“一市八县”合作交流。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精准招商选资、招大引强,针对新能源、旅游开发等产业实施专项招商,立足大企业大集团,引进一批特色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精特项目落地。

  五、坚定不移抓依法治理,全力谱写藏区稳定新篇章

  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法治木里,保持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良好局面,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全、更有保障。

  着力促进全民守法。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规范司法行政行为,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通过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力争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达到应普对象的95%以上,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巩固和深化“木里经验”,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强网格化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保持低发案率,维持整体治安环境安定。健全公共安全生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扩大人民调解覆盖面,到2021年,村民(社区)警务室调解室覆盖率达60%以上,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宽领域拓展,保持藏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坚定不移抓绿色发展,积极开拓生态文明新路径

  坚定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树立“不挖山、不砍树、能致富”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木里,让木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全力落实生态红线管控。修订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明确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划分,实行最严格红线管控。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坚持严守生态红线、尊重群众意愿、依法依规开采、生态恢复补偿“四项”原则,规范开采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私挖滥采。

  全力开展生态藏乡建设。以建设生态藏乡和绿化模范县为目标,以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为重点,抓好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准入把关、民用材审批管理、林地征占用、地质灾害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作。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区、水电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依法督促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落实中央和省州生态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生态保护与恢复、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主体责任。开展美丽木里绿化大行动,全面实施“五道”“五周”“三域”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工程,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

  全力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自然资源合作开发模式,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等试点。健全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和生态问责机制,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下决心、使狠劲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贫困、长足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17年政府工作,对于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今后五年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8亿元,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9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03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93元,增长14%。我们将以脱贫攻坚为总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克短治弱,锁定减贫目标不放松。对标贫困村“1低7有”、贫困户“1超6有”,锁定2017年预脱贫21个贫困村、3922名贫困人口,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处理好脱贫与发展、进度与质量、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区域重点与局部难点的关系,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基本情况等方面,编制2017年拟脱贫村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投入资金、实施项目、推进措施、责任分工、工作要求,确保各项规划部署及时到位。坚持项目在先、建设在前。扎实抓好通村硬化路、安全住房、民居建设、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年初启动通村硬化路、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彝家新寨等重点难点项目建设,抓紧推进村文化室、卫生室、民俗文化坝子、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施工黄金期,力争年中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建设类项目,下半年进行巩固完善提升,牢牢抓住工作主动权。坚持产业富民、增强后劲。围绕“群众主体、村组主抓、乡镇主责、部门主帮”,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在产业规模和效益上实现重点突破,持续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坚持统筹联动、立体督查。完善实施“18+1”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无遗漏,强化督查督导无死角,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坚决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是聚焦脱贫攻坚,迎难而上,加快经济发展不放松。突出旅游全域发展。启动木里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寸冬海子-康坞大寺”、小金河水上旅游观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藏族文化传承中心和以俄亚大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好、配套好旅游基础设施,实施1个自驾游营地、3个旅游服务区、5户星级藏家乐、40个观景摄影点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强化重点旅游品牌培育,加快推进“寸冬海子-康坞大寺” 4A级景区创建,积极参与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办好“穿越木里王国”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木里旅游知名度。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同步有序发展。突出项目扩大投资。坚持项目带动,在清洁能源、城建、水利、生态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在农特产品、旅游等领域储备一批特色项目。坚持投资拉动,继续抓好藏区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民生项目、援藏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督查力度,确保各类待建、新建、在建项目尽快获批开工、加快推进、尽快完工。突出工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卡拉、杨房沟和水洛河、木里河流域水电站建设,加快光伏、风电等战略性产业项目开发进度,推进“一江三河”流域光水牧互补项目和卡拉风电项目尽快获批开工。发挥税收、留存电量等政策优势,加快“木遂飞地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依法有序进行矿产资源的适度开发。突出农业提质增效。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落实金融信贷、财政资金等支持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三是聚焦脱贫攻坚,真抓实干,致力基础建设不放松。不断夯实交通建设基础。深入实施“二轮凉推”,加快国道227线、省道463线亚三公路建设,力争省道469线王顺友马班邮路实现开工,建成国省干线125公里。实现12个乡镇410公里通乡油路全面开工,建成6个乡、262公里通乡油路,建成32个村、454公里通村硬化路。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抓好新一轮城镇规划设计及城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县城风貌提升和道路黑化工程,建设县城区绿化工程和娃日瓦、红科两个森林公园。加快人行步道、文化图书馆和香巴拉演艺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启动县城区管线入地工作。抓好畜牧局滑坡、达娃小学滑坡等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推进瓦厂镇市政道路、藏俗风情小镇等项目,做好茶布朗镇、麦地龙乡集镇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一中三片”联动发展。

  四是聚焦脱贫攻坚,利民惠民,狠抓民生改善不放松。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投入1.4亿元,深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县中学高中部配套设施、城关小学周转宿舍,实施倮波乡、三桷垭乡等17所九年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茶布朗镇幼儿园、乔瓦镇第一幼儿园等11所乡镇幼儿园建设。实施15年免费教育,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核心,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交流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健全各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改善和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强重大疾病和职业病防治,确保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抓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继续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完成年度“村村通”“村村响”“户户通”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加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多样化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等工作,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和扩大覆盖范围,重点抓好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特困人群的救助。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1+4”就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行终生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贷款担保贴息、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支持,促进“9+3”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就业困难户就业创业。健全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依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是聚焦脱贫攻坚,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不放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深化非公经济改革,试点开展PPP模式项目建设。推进金融改革,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加快教育卫生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持续扩大开放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与浙江省、广东省、攀枝花市、中国电信、省农科院、攀枝花学院等支援省市单位交流合作,重点在教育卫生、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产业培育、教育卫生设施建设上强化支持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力争全年新签约重大项目3个,协议引资15.5亿元,履约招商引资项目2个。

  六是聚焦脱贫攻坚,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不放松。全力保持社会稳定。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完善矛盾纠纷“三三调解制”,保持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在90%以上。不断增强危机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健全完善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保障安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改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安面貌,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保持全县治安状况持续良好。全力促进民族团结。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坚持“公平对待、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水平,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七是聚焦脱贫攻坚,坚守红线,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加快编制《木里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完成木里县生态红线划定。推进美丽木里绿化大行动,加快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五道”“五周”“三域”生态修复工程。坚守“四项”原则,切实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探采矿权设置问题,收紧探采矿权设置,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违法行为。围绕森林草原防火“三个确保”目标任务,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大对林政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切实加强林政管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监察、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重点监督重大项目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深入开展生态家园、生态村、生态乡镇等生态县细胞工程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生态木里建设。

  同时,进一步抓好科技、应急、外事侨务、统计、防震减灾、档案、气象、人防、史志、国防动员、双拥、征兵、红十字、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制作维护: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蜀ICP备0500518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1342202000103 网站标识码 5134220001